爱干净天天洗澡容易患上皮肤病
他解释说:冬天寒冷干燥,体表水分流失较多,加上皮脂腺和汗腺分泌减少,皮脂膜明显变薄,洗澡过频、用沐浴露肥皂等清洁产品,会洗掉皮肤表层的大部分油脂,破坏掉这个天然屏障,皮肤变得干燥,热被窝里痒得更厉害。
“门诊中每天超过三成的病人都是干燥性湿疹来就医。”李主任提醒,冬季年轻人每周洗澡不超过2次,老人每周1次即可,尽量用清水洗澡。洗完澡擦干身体后,立即抹上润肤露“锁”住身体的水分,尤其是小腿、前臂这些油脂分泌少的地方。
寒冷的天气洗个热水澡是放松身心的好办法,但在不合适的条件下洗澡会造成身体的各种不适,以下这些禁忌你是否中过招?
水温不宜过热
水温过高容易破坏皮肤表面的油脂,导致毛细血管扩张,加剧皮肤干燥的程度。同时,还会增加心脏负担,因为全身皮肤血管明显扩张,使大量血液流到全身皮肤,会使心脏缺血缺氧。特别是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病的老人,水温过高可使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加重心脑血管的负担,并增加血液黏稠度。
不宜长时间洗澡 洗澡时间过长皮肤容易脱水,人容易疲劳,还易引起心脏缺血、缺氧,致使冠状动脉痉挛、血栓形成,甚至诱发严重的心律失常而猝死。另外,洗澡时间过长,头部血液供应相应减少,易导致脑缺血而发生意外。
洗澡后不宜立刻睡觉
洗完澡后身体疲乏接着睡觉似乎是个不错的主意,但是这时候必须注意了,洗完澡后体温会升高,不利于帮助睡眠的激素“褪黑素”分泌。而且枕着未干的头发睡觉,很容易头疼,严重影响睡眠质量。
酒后不宜马上洗澡
洗澡时人体内储备的葡萄糖会因为体力活动和血液循环加速而被大量消耗,而酒精会抑制肝脏的正常生理功能,使其不能将储存的肝糖元转化为葡萄糖,并及时补充到血液中去,从而造成血糖含量大幅度下降。易出现头晕、眼花、全身无力甚至休克等症状,建议洗澡时间最好安排在酒后两小时进行。
不宜饱食或空腹洗澡
饭后立即洗澡会妨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时间长了,可引起胃肠道疾病;空腹洗澡则易发生低血糖,会使人感到疲劳、头晕、心慌甚至虚脱。建议:洗澡时间应在饭后3小时左右为宜。